2025年2月11日,思看科技接受来自招商基金等12家机构的调研,本次调研采取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的形式,会上董事长、总经理 王江峰,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赵秀芳,产品与支持中心高级总监、证券部其他工作人员回答了相关问题:
一、公司介绍:
公司是面向全球的三维视觉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产品主要覆盖工业级和专业级两大差异化赛道,涵盖便携式3D视觉数字化产品、跟踪式3D视觉数字化产品、专业级彩色3D视觉数字化产品和工业级自动化3D视觉检测系统等产品。
二、投资者交流:
问题一、目前公司的激光三维扫描产品主要处于替代传统三坐标测量仪的过程中,请问公司对各细分产品增长趋势的看法是什么?
回答:公司产品主要分为手持式扫描仪(包括便携式3D扫描仪、彩色3D扫描仪)、跟踪式3D视觉数字化产品、工业级自动化3D视觉检测系统。公司过去几年研发团队人数在持续增加,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但研发投入整体偏向谨慎,基本采用各产品线轮流投入的模式。在过去的2-3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主要面向跟踪式产品线,故跟踪式产品线在过去1-2年持续有更新迭代的新产品推出,相较手持式产品推出速度更快,对应的跟踪式产品线的收入增速也高于手持式产品线。随着公司上市后募集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研发团队人员结构、增大研发投入,促进各条产品线的收入持续增长。
问题二、能否介绍一下公司产品硬件的应用情况?
回答:对于3D视觉数字化扫描产品来说,硬件设备以激光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为核心。(1)对于激光模块,公司对鲍威尔棱镜、衍射光学元件(DOE)等器件定制化采购,对于连接件器件自研外产;通过设计上述器件的关键参数,使器件更满足公司扫描仪所需性能。(2)对于图像采集模块,公司通过自主设计图像传感器板、FPGA主板等器件,并通过自主研发FPGA固件程序、采用PIPE流水线处理架构等关键步骤,完成对工业相机的自研外产。达到图像采集分辨率、采样速率等关键性能指标的综合提升,并且实现前置边缘计算功能。通过前述自研或设计上述核心模块关键器件,能够使得硬件与软件算法更好结合,进一步提升产品智能化程度。公司的3D扫描设备是基于“光、机、电、算、软”一体化的系统设备,为确保产品设备的良好运行,设备的硬件系统是基础、设备的软件及算法系统是核心,系统化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是支撑,软硬件之间的有机协同运行共同保证设备高效稳定工作。
问题三、公司单个产品的毛利率变化情况是怎么样的?
回答:公司的产品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在单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中,新产品刚推出时毛利率处在一个中位水平,推出约半年后步入相对高值,然后再陆续回到中位水平。主要原因系新产品在刚推出时,部分硬件并未开模,因此整个BOM成本相对较高;推出半年后新产品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出货量上升,产品的BOM成本会被摊薄,毛利率达到一个相对高值。随着市场竞争和推广的情况,产品的毛利率会略微下降,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问题四、能否介绍一下公司三维视觉扫描仪的主要技术原理?
回答:公司激光扫描技术基于双目视觉原理,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类似人的眼睛,看到三维世界是立体的。双目视觉空间姿态立体定位技术是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原理,观察并重建特制的定位点集合的三维坐标,与定位点集合的已知坐标进行匹配从而解算定位点集合位姿的一种技术。公司产品扫描被测物体时,通上下两个相机,激光线条照射到物体表面,两个相机获取到多条线状激光图像,计算高精度的激光线图像亚像素中心,利用事先标定的激光平面参数进行激光线三维重建数据的校验,将两个相机二维图像中提取的相互匹配的激光线进行三维重建,从而获取物体表面的三维空间数据。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还有飞行时间法、光栅投影法等。
问题五:公司产品下游应用最多的领域?海外拓展的计划主要是什么?
回答:公司产品下游领域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教学科研,2023年以上四个领域合计占公司收入比例为81.90%。
海外业务是公司重要的战略业务方向之一,近年来,公司产品出海的广度、深度及竞争力都在不断加强。2023年公司境外收入增速高于境内,境外收入主要分布在发达制造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美洲和东南亚等。公司将继续加大境外布局,进一步拓展境外市场,扩大境外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