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菲沃泰接受来自长江证券等22家机构的调研,本次调研采取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的形式,会上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孙西林,市场总监 李中伟,研发项目总监 夏欣回答了相关问题:
一、李中伟介绍公司情况:
公司致力于研究和发展适应复杂应用环境的纳米材料技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纳米镀膜服务,同时根据客户需求销售纳米镀膜设备。公司是全球纳米镀膜领域技术和产业规模的领先者,在镀膜设备设计、材料配方研制、制备工艺等方面具有技术领先优势,解决了消费电子产品、汽车电子、风机马达、医疗器械及耗材、LED产品及传感器等产品精细化、超低尺度化防护问题,开发出了环境友好型的纳米镀层和工艺技术,实现了镀膜领域国产量产设备的突破,打破了智能化电子产品防护领域由国外品牌占据的僵局,实现了进口替代和产业升级,增强了我国电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可控水平。目前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全球头部科技企业,并与其产业链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
二、夏欣介绍公司新产品及应用拓展:
公司创新自研了新一代FTX1000E设备,成功将PECVD工艺与CVD工艺相融合,首创“一腔多膜”功能,并成功制备耐电压防腐蚀多功能“混搭”膜层新品。面对技术稳定性问题,菲沃泰摒除了传统模式下依赖操作人员经验控制原材料的加入量和升温曲线的方式,通过FTX1000E独创的可精准调控连续进料系统,加入了等离子体预处理和沉积,借助PECVD技术优化膜层与基材的结合力,成功将PECVD工艺与CVD工艺相融合,而在此过程中,膜厚监测系统会实时监控膜厚状态,一旦出现偏移标准等问题会及时反馈报警。该种薄膜的使用为产品长期可靠性提供了优异的解决方案,能满足客户产品耐高电压击穿、耐腐蚀的高等级防护需求。
除消费电子领域以外,公司目前在汽车、医疗、服务器行业、电机行业取得多点突破,业务版图稳健铺展。菲沃泰是纳米薄膜领域的引领者,拥有多种功能膜层产品。我们的产品线包括已经广泛应用的防水防腐蚀膜层、疏水疏油膜层、耐电压防腐蚀膜层等,还有正在向各领域渗透的低滚动角膜层、水汽阻隔膜层、透明增硬膜层、超亲水和超疏水膜层等,此外还有类金刚石膜层等。公司的膜层很薄且透明,虽然肉眼不可见,但却作为产品第一道防线,用科技守护世界美好。
三、孙西林和投资者进行问答交流:
1.公司产品的成本结构是怎么样的?
答:公司的主要成本为固定资产的折旧、人工以及原材料。其中固定资产折旧金额较为固定且占总成本比例较高,而原材料及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这种成本结构使得公司能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应分摊的固定成本有所下降,有助于利润率的提升。
2.目前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如何?
答:目前,在全球高端消费电子真空纳米镀膜防护领域,公司是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而且上市以来,公司向汽车、医疗、风机马达、服务器等领域逐渐渗透,并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我们正在成为一家越来越成熟的平台型多功能解决方案供应商。
3.公司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功能是什么?
答:公司的防护类纳米薄膜具有优异的电子防护性能,可对汽车电子器件(变速箱油泵控制PCBA、传感器、座舱、智能网联、智驾控制器,三电系统,小电机&泵&阀及对应控制器和执行器模块,底盘及安全系统ECU)进行镀膜防护;同时,增性类薄膜也能实现内外饰件的耐磨、增硬等需求。
4.公司目前的业务结构是什么样的?
答:消费电子领域的收入增长的同时,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在下降,因为其他领域(例如汽车、医疗以及泛工业领域)的业务也在增长。
5.公司技术的应用对客户的成本有多大影响?
答:首先,公司的经营策略并非单纯比拼价格,而是更倾向于解决客户通过其他技术路线无法攻破的痛点;其次,单一采用结构防护成本较高,可靠性也相对较低。采用结构防护因需要辅材多、材料密封性要求高而导致成本偏高;相反,使用纳米镀膜技术可降低结构密封性要求并减少密封辅料用量,具有大幅降低整个产品制造成本的优势;另外,成本方面我们更多会考虑综合成本。任何电子产品都有一个返修或者维护成本,客户使用我们的技术反而能够降低整体成本。
6.公司的技术非常领先,什么时候能放量?
答:公司技术路线涉及等离子物理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在很多行业的应用属于新兴技术。公司承担了新技术的研发、产业化、市场教育和客户习惯引导等产业责任,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现在已经迈过从0到1的阶段,对于未来,我们有充足的信心。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要求投资者签署《调研承诺书》。